NEWS CENTER

新闻资讯


昭通项目践行记:在强夯施工实践中逐梦前行


发布时间:

2025-10-23

作者:

张斌

来源:

我在昭通项目驻守大半年,项目已进入收尾结算阶段。我从初到工地的懵懂,逐步掌握孔内强夯碎石桩与 CFG 桩施工技术,参与现场实操与资料整理,深刻领悟实践价值,不仅提升专业技能,更养成严谨态度,此经历是我职业路上的宝贵财富。

不知不觉在昭通已驻守大半年,项目也从最初的开工筹备,步入了收尾结算阶段。回望这段时光,从初到工地的懵懂好奇,到如今对地基处理工作的略知一二,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磨砺,更离不开各位领导与师傅的悉心指导。这段以孔内强夯碎石桩和CFG桩为核心的工作经历,不仅让我将课本理论与现场实操深度结合,更让我对强夯行业的严谨与责任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敬畏。

刚接触孔内强夯碎石桩时,我便被其独特的施工工艺所吸引。与传统碎石桩不同,它在成孔后需用重锤进行孔内强夯,通过巨大的冲击力将碎石挤密压实,形成高强度桩体。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,我逐步掌握了施工流程:先以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,再分层填入碎石(每层约2米),最后用夯锤反复夯实,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与贯入度要求。我深知,夯锤的落距与夯击能量控制是施工关键,直接决定桩体的密实度与承载力。有一次,因碎石填料不均匀导致夯锤卡孔,夯机师傅沉着应对,通过清理孔内杂物、重新分层填料成功化解险情。这让我明白,施工现场瞬息万变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做好应急预案。

相比之下,CFG桩的施工流程更为复杂,技术要求也更高。我们工地采用旋挖钻机引孔、长螺旋钻机成孔的工艺,随后进行混凝土灌注。我跟着项目经理学习钻机操作要点,比如如何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进速度,如何控制钻孔垂直度以确保桩体质量。混凝土罐车到场后,我协助实验室人员检测坍落度,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。灌注过程中,导管埋深控制是重中之重——埋深过浅易导致断桩,过深则会增加混凝土的流动阻力,影响灌注效率与质量。有一次,因导管提升过快出现少量返浆,钻机师傅立即放慢提升速度,及时避免了质量问题,这让我对“细节决定成败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

工作中,我不仅参与现场施工,还负责资料整理工作。每天认真记录施工日志,将孔内强夯碎石桩的夯击参数、填料量,以及 CFG 桩的钻孔深度、混凝土用量等数据准确归档,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。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桩型的施工记录,我总结出各自的特点:孔内强夯碎石桩施工效率高,但对地质条件要求较苛刻;CFG桩适用范围广、桩体强度高,却存在施工周期长、成本较高的不足。项目经理教导我,桩型选择需综合考虑地质情况、建筑物荷载、工期要求及成本预算等因素,做到因地制宜、科学决策。这段复合桩施工经历,让我真切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。课本知识是基础框架,但只有在现场的摸爬滚打中,才能真正掌握工艺细节与操作精髓。同时,我也亲眼见证了项目团队的坚守与付出——无论酷暑烈日,大家始终坚守岗位,一丝不苟地把控每一道工序,只为保障工程质量。

如今项目即将收官,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孔内强夯碎石桩、CFG桩的施工技术要点,更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团队协作意识。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,未来我会以此为起点,不断提升专业能力,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。

关键词: